一、任期目标达成情况
学校自2015年九月被确定为校长任期制试点学校以来,领导班子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反复论证商讨确定了学校校长任期制发展规划,全体教职工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和拼搏赶超出色完成了校长任期制的发展目标,现总结如下:
1.理念引领,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师生共同认可的价值取向,校长确立的办学理念要成为全体师生的行动自觉,一定要将其融入学校管理的各个毛细血管,形成师生共同的愿景和价值追求。2012年学校提出了“以雅育雅? 和合共进”的办学理念,根据学校现实需求及未来发展的需要我们拓展和丰富了办学理念外延和内涵,确立了“雅正出新、和合共进”的办学理念,旨在以雅养德、以雅启智、合作共生、和谐共进,将重人本、崇雅正、尚责信、共进步的价值追求融会贯通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全方位,用健康向上的育人活动和丰富典雅的育人形式充实师生的精神世界,激发师生渴望优秀的强烈欲望和对生命价值的不懈追求。
学校倡导“立己立人、达己达人”的学校精神,培育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确立了“办质量优良、特色鲜明、师生成长的有灵魂、有温度的学校”和“培育身心健康、自主发展、素质全面、责信担当的中学生”的育人目标,激励和引领全体师生带着思想去行动,努力把细节做到极致,把优秀做成常态,在成就事业、学业的同时成就最好的自己。
三年来,在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全体教职工凝心聚力,以拼搏赶超的状态,全身心投入“质量一号工程”,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办学品质的过程中建功立业。
2.目标激励,管理跟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学校德育工作以培养“培育身心健康、自主发展、素质全面、责信担当的中学生”的育人目标为引领,围绕“五雅”核心内容,以“育雅”等三大类12门校本课程和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以课堂为主渠道,以“九雅”学子评选表彰为抓手,以责信班级建设为重点,提升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连续三年获得有效德育“三星学校”。
依托武汉市小班化教学共同体的校际交流的平台,通过“三优”、“五优”评比、“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形式,全面深入开展“精准高效”小班化系列教学教研活动,打造与学情相结合、与学科特点相结合、与教师教学风格相结合的课堂教学范式,教育教学管理重心下移、管理过程精细、管理策略落实、管理绩效突出,学校各学段的质量全面提升,在生源起点位列全区倒数第二第三的低起点情况下,各学段人均总分提升到位列全区第十二位左右(七年级25所学校、八年级24所学校、九年级21所学校),实现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成功逆袭。
3.重实践、出实招、创实绩,培养务实高效的教师团队
倡导以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有扎实的知识”的教师为职业生涯的不懈追求,学校连续开展五届“最美教师”的评选,通过理论学习引导人,身边榜样示范人,评价机制激励人,规范制度约束人,加强师德教育,塑造教师形象,培养教师队伍,三年来教师成长迅速,教学教研成果斐然,在各级各类评比活动中的获奖比例不断提升。在全国的一师一优课活动中,我们有四人获得了省级奖,在省级专项比赛中,二人次省级二等奖,在区教育局组织的三优和五优评比中多次获得一、二、三等奖。近三年来学校新增李红斌等三名区学科,周黎等二名区优青、彭国红等两位区特色班主任,骨干教师比率达35.7%。
4.科研兴校,建立一支教育教学与科研能力相长的骨干教师队伍。
武汉市“十二五”重点科研课题《创建“雅教育”的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顺利结题,武汉市教育学会“十三五”重点课题《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背景下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即将开题。
学校教师定期进行小班化教学公开课研讨。每学期都会举行小班化范式赛课活动,通过说、讲、评,使教学范式深入人心,老师们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已经形成的良好的氛围。
学校定期进行小班化校本培训,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每年都有专项金费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
教师主持或参与不同层面的小班化教学课题研究。教师经常参加校际间小班化教学课题研究。使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益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行动研究成为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主要成就和经验
1.学校一直致力于小班化教育教学的探索。自2010年因多方面原因学校生源持续下滑,班额基本在30人左右,面对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学校决定推进“精准高效四步法”小班化教学范式的研究实践,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实现关注每一个、发展每一个、幸福每一个的目的。
学校经过三年左右的“精准高效四步法”教学研究实践,校长率先垂范,中层以上干部积极跟上,骨干教师引领、全体教师参与开展小班化“精准高效四步法”系列研究活动,将小班化研究融入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晒课、课题研究等全过程、全方位,全体一线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说课、上课、评课、反思,目前绝大多数教师已能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流程,“精”选方法,“准”定目标,以提“高”对学生学情的关注度为主攻目标,以师生收获“效”益为发展方向,集中体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过程中关注差异、鼓励合作、发挥主体性、注重主导性,高效实施分类施教、分层推进、狠抓中间、促进两头的教学策略,为教学质量提升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小班化建设工作得到武汉市教育局充分肯定,小班化工作经验在全市专项工作推介会上进行书面交流。
2.开展“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了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的发展,增加学生对课程的可选择性,努力办好适合学生的教育,学校开发了适合学生特点的三大类共十二项课程校本课程。即:航模车模制作、3D设计打印、生活中的数学等科学素养类课程;学唐诗品名胜、跟着歌曲学英语、雅蕴诵读等人文素养类课程;“绘雅”绘画、小草合唱、青春舞动拉拉操、奋进篮球、快乐乒乓等艺体素养类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真正体现尊重学生、遵循规律、引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持续发展的宗旨,学生自由选修,走班上课,校本课程的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发展的乐园。
3.改革借力、品牌联办、实现学校跨越发展。在区教育局的精心组织与大力推动下,学校立足学区与武汉二初中开展紧密型品牌联办,武汉二初中派驻“实验中学校区”的名师团队逐渐融入实验初中的发展之中,通过德育联手奠定基石,校本课程联手开发,课堂效率联手提升、研修资源联手共享、提升质量联手管理、学校特色联手打造,让更多来自草根家庭的学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实现老百姓上好学的愿望。
4.构建学校文化体系,打造滋养师生心灵、外显办学理念优雅精致的育人环境,2018年被区教育局推荐创建武汉市园林学校和武汉市校园文化先进学校。
5.凝心聚力,拼搏赶超,实现学校优质发展。三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攀升,2016届中考质量综合考评总分排名全区第二,教育教学综合考评总分排名全区第三,学校2016、2017连续两年获得“初中教育教学管理与质量综合考评先进学校”的光荣称号,2018届中考全面完成区教育局的各项奋斗目标,荣获“初中教育教学管理与质量综合考评立功单位”。先后被评为湖北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武汉市师德先进单位、江岸区最佳文明单位、江岸区办学水平先进学校。2015年通过武汉市素质特色学校督导评估,2017年12月成功创建武汉市现代化学校。
2018年9月,在大后湖地区创办塔子湖校区,实行中心城区优质资源战略转移,壮大实验系列中坚力量,实现优质扩容,为办学质量持续稳定科学生态提升夯实基础。
三、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目前,学校干部教师年龄偏大,队伍结构不合理,语文、数学、英语学科骨干教师数量不足且年龄偏大,中青年教师亟待成长,骨干教师青黄不接。其原因为截止2018年9月对口生源只有100人左右,教师超编,没有新分配教师。
2.学校发展还需综合施策,上下联动。学校塔子湖新校区建设还需时日,2019年新生招生政策不明,如果两个校区同时招生面临语文、数学、英语教师不足问题等等,需要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
?